为帮助社区居民应对秋季干燥气候,提升季节性养生意识,9月22日,谷物化学与粮油食品研究生党支部与松北区太阳岛集乐社区党支部携手举办 “秋季润燥饮食养生分享” 活动。研究生党员志愿者结合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带来实用的饮食养生指导,现场互动频繁、氛围热烈,实现了 “专业知识下沉,服务居民零距离” 的共建目标。

聚焦秋燥危害,科普养生必要性
活动伊始,研究生党员袁照森以 “秋季润燥为何重要”为切入点,从中医 “燥邪”理论与现代营养生理学双重视角展开讲解。志愿者指出,秋季低湿度环境易导致人体经皮水分流失加剧,不仅会引发皮肤干燥、脱皮等问题,更会削弱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增加咽炎、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润燥不是‘小事’,而是维持身体内环境平衡、增强免疫力的关键。” 袁照森通过通俗的语言,搭配秋季常见健康问题案例,让居民直观理解了润燥饮食的必要性,为后续内容做好铺垫。
详解食材与禁忌,传递实用养生方法
在 “食材推荐与食用禁忌” 环节,袁照森结合实验室研究与日常饮食经验,重点介绍了两款适合秋季的润燥食谱。针对 “冰糖炖雪梨”,志愿者不仅演示了 “去核蒸制 30 分钟” 的简易做法,还通俗解读了其润燥原理 —— 雪梨中的山梨糖醇能促进肠道水分平衡,加热后溶出的果胶更易被人体吸收,搭配冰糖可缓解喉部干燥;对于 “银耳百合莲子羹”,则强调 “泡发后小火慢炖 1 小时至出胶” 的关键步骤,并解释银耳中的多糖成分能吸附大量水分,对改善肠道与皮肤干燥均有帮助。
同时,还贴心提醒居民避开 “秋燥禁忌”:减少辣椒、花椒等辛辣食材,少吃炸鸡、烤串等油炸食物,暂时控制羊肉、韭菜等温补食材的摄入;日常饮水需 “少量多次”,室内可通过加湿器将湿度保持在 40%-60%,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这些实用小贴士让居民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现场不时有人提问 “家里有老人,银耳羹能少放糖吗”,他均耐心给出个性化建议。

纠正认知误区,强化科学养生理念
“很多人觉得吃甜食能润燥,其实过量糖分反而会打破身体平衡!” 在 “误区纠正与营养学分析” 环节,袁照森针对居民常见的养生误区逐一拆解。除了 “过度依赖甜食”,还指出 “只喝汤水忽视蔬果”“盲目服用补品” 等问题,强调蔬菜水果中的膳食纤维与维生素是润燥的重要助力,而秋季进补需结合个人体质,滥用补品反而会增加身体负担。还给出 “因人而异控食量” 的建议,比如糖尿病患者食用雪梨时需减少冰糖用量,脾胃虚弱者则不宜过量食用银耳羹,让养生指导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
此次秋季润燥饮食养生活动,既是谷物化学与粮油食品研究生党支部 “以专业服务社会” 的生动实践,也是校社党组织深化共建的重要探索。研究生党员用专业知识破解居民秋季养生难题,让居民在听、学、问中掌握实用技能,真正让 “养生知识” 变成 “生活方法”。今后双方将继续围绕居民需求,策划健康讲座、食材品鉴等系列活动,让专业知识真正服务于民生,为构建 “校社联动、资源共享” 的社区服务新格局注入更多活力。